主要用于设施农业的农用塑料薄膜,在促进农业增产的同时也造成触目惊心的“白色污染”。16日,省农委联合省环保厅召开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推进会,如皋市和海安市示范现场参观点展示了多个有效做法。
如皋经开区城北街道平园池村的刘夕春是当地有名的废旧农膜回收大户。其独有模式是:种植户收集废旧农膜堆放到田头,回收户到田头分拣、打捆并运出,按废旧地膜10 元/亩、废旧裙膜15元/亩、废旧大棚薄膜3元/公斤左右的价格结算,收走滴灌管抵算用工费用。收回的废旧农膜集中堆放、定期送往加工厂制成塑料粒子,按每吨4000元左右售给制塑企业。刘夕春常年用工五六人,回收涉及如皋中北部、海安南部、姜堰东南部3个县市12个乡镇,覆盖面积达1万多亩,年回收废膜约120 吨,年销售30万元左右,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还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
海安信谊农用塑料公司专注于农膜后道处理,将废旧农膜清洗整理后,重新制造成种苗秧盘等产品,年处理回收废农膜系列新产品1万吨左右,年产各种规格机插水稻秧盘6亿片、烟草蔬菜育苗盘2000万张。企业先后承担国家、省市项目15项,申请国家专利7项,专利申请受理3项,获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7项,“秧王牌”系列育苗盘连续多年成为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推荐产品。
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相比,生物降解膜应用提供了更加有助于环境的解决方案。2016年初,省农科院泰州农科所联合中科金龙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PPC生物降解膜研发,目前研发生产的2号降解膜在实现当季部分降解、下季全部降解的同时,增产效果稳定在20%以上,可逐步扩大示范应用并替代普通地膜。
省农委副巡视员唐明珍介绍,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的农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增温保墒、抗旱节水、增产增收作用,曾掀起农业生产一场“白色革命”,农膜也慢慢的变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农资。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快速推进,农膜用量持续不断的增加,调研显示我省农膜年均使用量约11.6万吨,最重要的包含棚膜和地膜。大多数棚膜由于厚度大、易回收,基本得到一定效果回收和再生利用;而应用很多的0.008毫米以下超薄地膜,成本低、易破碎、难回收。我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仅60%,其中地膜回收率更低至30%左右,大量旧农膜被随意弃置、深埋和焚烧。尤其超薄地膜就地翻耕入土后,农田水系和土壤结构遭破坏,引起地下水难下渗和土壤次生盐碱化,作物生长环境恶化、发育受阻,最后导致大幅减产,效益下降、品质降低。据有关研究资料,当每亩残留地膜达3—4公斤时,蔬菜等农作物会减产5%—15%。我省蔬菜、粮油作物主产区地块均有不同程度的残膜污染,残留量平均每亩4—10公斤。
去年农业农村部制定《农膜回收行动方案》,明确了农膜回收与资源化利用目标任务。今年,省委一号文件也对农膜回收利用提出明确要求: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每年提高7个以上百分点,确保2020年达80%以上,2022年力争达90%。
据初步统计,我省地膜覆盖面积为1271万亩,地膜使用量约4.3万吨,目前回收利用率仅30%左右。要提高到80%以上,扣除“一膜两用”外,仅地膜一项每年就要增加回收约2万吨。由于我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刚起步,尚存在回收与残留基数不清、回收方法不多及网络不畅、替代产品不全等问题。同时,农膜回收投入不足,还未出台专项政策和配套措施,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农户回收意识还不强。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部署要求,省农委决定尽快组织并且开展农膜回收与残留基本状况普查;推进0.01毫米以上厚度农膜的生产应用,严禁生产和使用不合格地膜;鼓励和支持企业、农户等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扶持废旧农膜加工公司;力争建成市级龙头回收加工公司、县级回收加工公司、乡镇回收站、村级回收点这4级回收利用网络;建立“四提”机制,即严把标准提高合格率、科学引导提高拣拾率、健全网点提高回收率、激励企业提高加工率,加快形成回收体系,全方面提升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
今年8月底发布的《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实施建议》提出,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查考核。从今年10月起,各地于每月5日前向省农委报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进展情况,省农业、环保部门实地检查督导。对工作不力、进度缓慢、成效不明显的地区和部门,在全省范围内予以通报,并依据情况对有关责任人进行约谈。(邹建丰)
原标题:全省地膜使用量4.3万吨,回收利用只有三成 —— 治“白色污染”须建网络严考核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